2017年,我们要跑好投资理财的马拉松
黄凡 | 2016年12月28日
猴年岁末即将来临,又到了年度投资理财策略回顾与展望的季节。 2016,始于股灾,终于债栽。大家印象里少不了A股市场熔断、人民币汇率稳步下行、不少理财平台陆续被查或跑路、至近期连一直长期稳定的债市也转向跌势了,唯一感觉良好的可能只有北上深等地的房东了…… 然而,基于房价上涨至高不胜寒水平的财富幻觉能够踏实?我们还是一起展望未来吧。 什么才是2017的最优投资策略?我认为应该是偏向保守,拒绝冒险,拒绝
忍耐与等待,A股投资者必须的修炼
黄凡 | 2016年12月14日
因工作关系,敝人近期几乎每个周一都从上海坐第一班高铁赶往宁波,每次都竭尽全力希望在8点半以前到达总行大楼。实际情况是,高铁在8点前一定到达宁波站,然而市内交通适逢高峰期的拥堵,拥堵之中尝试了几乎是穷尽了所有的不同的路径与方法:急走出站、跑步出站、车从火车站南广场出发、从北广场出发、从停车场出发、绕不同的路、过不同的桥….却一次也未能在8时半以前赶到总行大楼。 终于,有一次选择改了个日期,在周日坐同
当“人民币没有贬值的基础”落空,你该如何能赢?
黄凡 | 2016年12月05日
近日“人无贬基”成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新成语。一年多以来,货币管理当局领导一直在不同的场合宣告:人民币没有贬值的基础。 在去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时,时任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明确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从中国的经常项目状况和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现实出发,未来人民币还会进入升值通道”。当时有种说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
让中产阶级的财富更安全
黄凡 | 2016年11月29日
本文为第一财经传媒集团CEO周健工先生为《寻找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一书作的序 2013年,黄凡先生出了第一本书《淡定,才能富足》,当时我作序《为什么你拒绝成为巴菲特》。眼下,黄凡先生的新书稿《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就在我的邮箱里。 中间经历了什么,大家都很清楚。2014-2015年那一波疯狂的牛市与股灾,今年让我们重新咀嚼“淡定”这两个字,别有一番滋味。那时候你淡定了吗?从个人到机构,从监
有一种策略叫“等待”,有一种作为是“无为”
黄凡 | 2016年11月24日
在真正的机会到来之前,我们不是一定要作为的。“等待”也是一种有效策略。特别是当股市不存在单边上涨趋势的时候
特朗普风浪冲不垮的市场就真的不用担心了?
黄凡 | 2016年11月10日
从竞选以来直到投票日之前都在民意调查中明显落后的特朗普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大获全胜,这是继6月份的英国退欧后,又飞出的一只“黑天鹅”。全球金融市场在特朗普确定胜出后剧烈震荡:股市普遍下跌,美元指数回落,黄金一度大涨,市场避险情绪一度甚为浓厚。之后一切回复正常,只是打了个喷嚏而已。 其实,这只天鹅的飞出早有端倪,敝人6月份在美国与不少主流的白人男士有比较深入的沟通,对他们的“求变”的想法有所了解。只是碍
投资理财中的龟兔赛跑
黄凡 | 2016年11月08日
固定收益产品好比是乌龟,回报稳定,但似乎总是不紧不慢欠缺激情。那些进取型的投资产品好比是白兔,价格跑得快,上窜下跳来劲得很
深港通即将开出 你上车了吗?
黄凡 | 2016年10月31日
离“深港通”正式发车越来越近了, 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因此带来的机会? 不少投资者认为深港通会为国内股市带来大量的境外资金,推动深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上涨,从而引发A股的一场大牛市;于是准备进场大干一票。然而笔者对此策略不认同,数据表明深圳市场估值不低(根据WIND数据,2016年9月30日的深市平均市盈率41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50倍,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75倍),而中小盘上市公司也并没有具备
楼市调控了 股市就会牛起来么?
黄凡 | 2016年10月24日
若进行结构调整,股市、楼市的虚高一定不可维持;若不进行结构调整,继续以增加货币供应来为经济托底,股市、楼市泡沫继续吹下去的结果是必然破灭
也许已经到了泡沫破灭的前夜
黄凡 | 2016年10月20日
“泡沫酝酿时的复苏——泡沫升腾时的高涨——泡沫破灭时的危机——泡沫消退时的萧条”,如此不变的循环构成了市场经济周期的每一个轮回。长久以来,无一例外。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进来几个影响深远的泡沫和破灭前夜的状态吧: 第一个是本世纪初的美国高科技泡沫。2000年初,经过几年的持续上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涨超5000点,对应平均市盈率超过70倍。当时人们都认为,纳市上市的高科技公司代表新生产力、代表全球的未来
当勤劳的投资者遇上不能致富的股市
黄凡 | 2016年10月18日
电影中经纪人每天急匆匆,时刻都在市场中手脚并用、上蹿下跳,玩的是别人的钱,交易成了,佣金也就到手了。至于委托他们操盘的投资者,大多血本无归
中国房地产泡沫会否引发债务危机?
黄凡 | 2016年09月28日
本文在《金融时报》中文版发表 近期忙里偷闲观看了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影片讲述的是美国次贷危机2006-08年,在绝大多数美国人民陶醉于住房繁荣而华尔街大鳄们沉醉于繁荣的房市衍生出的次级债产品时,有几个聪明人通过独立思考,坚持己见,积极挖空心思大规模做空相关金融衍生品而最终大赚特赚的故事。 那么,这些房贷支持证券是如何变成“高效的大杀伤武器”的?我们回到电影说的故事吧:本世
中国房地产是永不终结的繁荣吗?
黄凡 | 2016年09月08日
最近,身边的人几乎没有不谈房市的。说起都喜上眉梢:刚刚买入赚了多少……准备到哪里去再买……要想办法买多几套……。首付要凑?没问题!首付贷、信用卡都可解决……房子买得多,就赚得多。至于几百万,上千万的房贷如何还?还需要考虑吗?房子一定涨的,到时卖掉就得,还怕还不起?! 如果您看过电影《大空头》,肯定觉得这与电影里描述的2004-2005的美国楼市盛况以及购房者的心态简直太像了。至于结局?根据常识,我
把握“深港通”带来的投资机会
黄凡 | 2016年08月26日
国内投资者期待已久的深港通已宣布开通,很快就要发车了。那么,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面临着哪些投资机会?又要避免踩上哪些陷阱? 不少投资者认为深港通会为国内股市带来大量的境外资金,推动深市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票上涨,从而引发A股的长期大牛市;于是准备进场大干一票。笔者对此不认同。数据表明上市公司的业绩,特别是中小盘上市公司并没有具备能支持股价大幅上涨的市场预期的高成长性。 公开数据显示,市值20亿元以下
资产荒来袭,如何应对?
黄凡 | 2016年08月18日
近期,国内投资人面对资产荒的囧境:投资国内股市?总体估值一点不低,中长期向上空间不大,短线做“高抛低吸”?别忘了,超级强大的对手“国家队”的存在;一不小心,会被剪羊毛。那么,楼市如何?一、二线城市价格涨得难以高攀,三线以下的价格却波澜不惊,租金回报非常有限;而且,投资者普遍手中都有N套房了,再投了也觉得心虚。那么,投资市面上曾经火爆一时的“高收益”理财?泛亚、e租宝、快鹿、中晋等一个接一个接连出事
市场各方梦想各不相同
黄凡 | 2016年08月07日
让股市涨上去吧,就像去年上半年这样,大家都高兴。但可能吗?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面临调整,股市脱离基本面大涨,是非理性的,最后一定以崩盘告终
乱世?买黄金?
黄凡 | 2016年07月30日
近期,全球似乎进入多事之秋:英国已公投决定退欧、美国川普可能上台、法国德国连遭恐怖袭击、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等……这些事件都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大家想到的就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俗语:“乱世买黄金”。而黄金近期的走势也确实较强。 然而,我们是否真正进入“多事之秋”?黄金真的就是今后投资的“避风港”? 我不这么认为。 英国退欧,其实对英国与欧盟经济都不是什么致命的打击。只是双方需重新谈判具体的
从海外见闻看国内投资机会
黄凡 | 2016年07月09日
最近两周一直在国外,就根据这段时间的见闻,谈谈感受吧。近日来,一直与全球不同地域的金融业的资深人士交流,碰上任何的外国同行(特别是基金投资总监等买方人士),基本都被问及“中国怎么啦”?这样的问题。咋一听,有点杞人忧天。第一反应就是要反驳:中国的事哪里需要老外来担心?我们的GDP增长虽然有所放缓,但还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长最快的。你们担心中国经济是傲慢与偏见。欧洲、日本、甚至全球经济问题更是大得很,
当楼市投资者不再愿意接受常识以后
黄凡 | 2016年06月22日
非理性的市场一定只是短期的、不可持续的。作为投资者,与高涨的泡沫保持距离,泡沫爆破之时,才能保住艰苦创造而来的财富不受损
除了房子,还有诗与远方
黄凡 | 2016年06月17日
今年上半年,伴随着楼市的升温,土地拍卖更是热度高涨。前5个月据称全国已经出现了近百宗高价地王,而就在6月第一个星期,深圳、杭州、厦门、上海等地3天之内又出现了12个地王,不可谓不疯狂。 在一、二线大城市,房价已经涨得令人瞠目结舌,地价还继续高涨。频频出现得地王,这些地王光是地价形成的“楼板价”就已经明显高于周边的现房价格了。高价拿地王的企业无非预期房价会涨得更高。想要买房的就更是陷入窘境了:现在买
黄凡
300篇文章 6天前更新
前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资深投资管理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上海已经是国际金融中心了吗?
把握好这一轮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好机遇
荒漠中如何打造出国际金融中心?
从春节回乡小见闻看中美AI大博弈
今年的A股——繁花盛开,值得期待
“米莱经济学”能否破解“拉美陷阱”?
我们该如何跨越“拉美陷阱”?
2025,房价会见底吗?
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跌,资产配置有何机会?
展望2025,我们的投资要做什么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