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在《钱经》发表

 

三年前,承载了无数人的创富梦的国内的创业板正式推出。当时,赞誉声一片。在此,我摘抄了一些当时的豪言:“我国创业板未来的上市资源充沛而且优质。创业板的所有参与者有望共同获得创富的成就。”……

 

然而, 三年间创业板的指数反复走低。看来,真正利用创业板实现创富的只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高管、PE等,二级市场的参与者大多数难逃亏损。

 

从第一批28创业板企业顺利上市以来,三高(高溢价,高市盈率,高估值)一直是热力闪耀的创业板股票的显著特征。当时,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步步高升:首三批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7倍,第四批为83.59倍,第五批为77.75倍,第六批为88.66……

二级市场估值当时更是奇高:根据证券时报的数据,创业板个股在200912月底的平均静态市盈率高达100多倍……

 

经过了长期的整体下行,到了最近创业板平均市盈率已降到30倍左右(东方财富网201210月底数据)。有不少投资者开始热衷于参与。而创业板实际控制人集体承诺的“暂时不减持”被认为是创业板具备长期投资“标志”。

 

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的创业板股票对普通投资者还非常昂贵,股价依然被高估。因此,长期而言,并不具备投资价值。具体理由如下:

 

1)目前的创业板平均市盈率为30倍,远高于同期的以沪深300(据东方财富网201210月底数据, 目前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所代表的主板。尽管创业板的企业可能都是高成长性企业,现阶段每年的盈利可能有较高的增长率。然而,要维持如此高的市盈率,企业需要连续多年保持高增长,从过往企业发展史看,这很难做到。而经常看到的所谓的十送XX高送配本身不增加价值,只是个炒作题材而已。

 

2)创业板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如按市价出售其股份,则全部都将有巨额的正收益。因此,“暂时的不减持”只是权宜之计。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辞职潮,印证了其股价的高估。据相关报道:20129月底,创业板的28家公司已有170名高管选择了辞职,即可以不受限制地出售其所持股票了。这或许说明了最了解这些公司的高管们认为股价确实高估, 为了把握这一卖出机会, 甚至连放弃上市公司高管的位置也在所不惜!

 

3)创业板中的微软、谷歌可遇不可求。虽然在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创业板会诞生中国式的微软、谷歌。但是, 要找出创业板中的微软、谷歌要具有巴菲特般的判研投资标的公司的长期潜质和把握市场长期趋势的能力的。而且,即使在纳斯达克市场,出现微软、谷歌也是相对的小概率。诚然,应该有一些创业板上市公司应具有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而且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但一般说来,创业板公司往往在经营、技术和规范运作上存在风险。而且,创业板公司规模比较小,受到市场的影响冲击比较大。因此在茫茫创业板“沙海”中,“微软和谷歌”类的“金块”毕竟极为稀有,万一在掘宝过程中不幸踩上地雷(单个公司的经营风险和退市风险),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是对于希望参与股票二级市场投资,但并没有足够的研究力量或时间资源去做公司的调研,也不相信自己有过人的运气的私人投资者,那就不如持有一篮子估值更低的蓝筹股作长期打算更为靠谱。如果一定要参与创业板投资,目前应该采取“戒急用忍”的策略,可等待至在估值之际,通过创业板基金或理财专户的方式参与好了。此时,投资者所参与分享的是创业板上市公司整体的成长性和盈利性,有能规避单个公司的非系统性风险。

 

(本文完全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服务的机构)

 

话题:



0

推荐

黄凡

黄凡

274篇文章 21小时前更新

前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资深投资管理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