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前,科创板在一年一度的高规格陆家嘴论坛中宣告启航。科创板的开设不仅仅是开辟一块新的资本市场,它还承担起股票发行注册制试点的重任,担当起证券市场增量改革的排头兵的角色。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科创板能完成促进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深层次的改革、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新兴经济的发展的大使命。
 
各方投资人对科创板的投资亦充满期待,希望把握机会一举创富。不过,敝人建议跃跃欲试的投资人先设想一下如果参与科创板的投资,会碰上什么样的场景?以便届时从容应对。
 
场景一,科创板的初期,市场交易火爆应该是大概率。
 
我们回顾一下2009年创业板刚推出时的火热场面吧。当时的创业板被认为是承载了无数人的创富梦,在一片赞誉声中,大家普遍认为:“我国创业板未来的上市资源充沛而且优质,因此创业板的所有参与者有望共同获得创富的成就。”于是,上市公司不但高价发行,而且到了二级市场更是被节节炒高。当时,创业板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步步高升:首三批的平均发行市盈率为56.7倍,第四批为83.59倍,第五批为77.75倍,第六批为88.66倍……
 
二级市场估值当时更是奇高:根据证券时报的数据,创业板个股在2009年12月底的平均静态市盈率高达100多倍……。
 
现在,投资人寄予厚望的科创板来了!一向有“炒新”、“炒概念”、“讲故事”传统习惯的A股,在监管者不再“指导”新股发行的市盈率(以市场询价来确定发行价格)的新机制下,极有可能让科创板重演创业板初期的火热。“三高”(高溢价、高市盈率、高估值)可能成为标准配置。
 
场景二, 科创板在实现促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助力科创企业实际控制人、高管、PE批量创富。
 
如果上述““三高”(高溢价,高市盈率,高估值)成为科创板的标准配置,那么,在科创板成功上市的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按市价减持股份,则全部都将有巨额的正收益。这对高新科技创业与创业投资都是很好的正向激励。
 
社会资金的踊跃参与,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助力,对国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有极大的提升。
 
场景三,科创板一定会成功,但大部分二级市场普通投资人要真正获利并不容易。
 
大家在都羡慕美股的持续10年牛市。但投资者多不知道,美国的长期牛市中,绝大多数参与其中的散户都未曾盈利。以类似科创板的“纳斯达克”市场为例,客观数据表明,当今纳斯达克市场2700多只股票中有接近80%几乎没有什么成交量, 过去10年近7倍的指数涨幅绝大多数是由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奈非(netflix)等科技巨头公司贡献的。而过去30年间,纳斯达克市场退市了近15000家公司,同期上市了近13000家,纳斯达克股票总数也从5000家降到了如今的不到3000家,退市公司家数是存量的五倍。也就是说,尽管纳指长期明显上涨,若投资人在纳市热衷于短线不同热点炒作则难逃亏损。
 
科创板如果要踏上长期慢牛的征途,则以IPO注册制以及严格退市制度来实现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的机制必不可少。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科创板规则的征求中确实有“实施最严退市制度,业绩第一年不达标即ST”;“实行注册制,交易所掌握审核权,通过审核后在证监会注册”等相关条款。
 
如此一来,以原来的炒新、炒小、炒概念、炒绩差等传统方法参与的散户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投资理念,在科创板投资是很难有太好的结局的。
 
为保护中小投资人,科创板规则中有“取消直接定价,市场化询价定价,让发行价格市场化”;“上市首日开放融资融券业务,及时启动做空机制”;“投资者的参与门槛为股票市值50万以上、2年以上交易经验”等条款,希望能将大部分酷爱“追涨杀跌”的散户挡在门外,增加市场的稳定性,并遏制当今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新股恶炒的恶习重演。
 
然而,即使是在投资者保护机制完善的成熟市场,也参与了当时最牛的高科技公司投资,结果也往往是出乎预料。还是用敝人自己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吧:
 
笔者1998年开始海外股市投资,当时适逢高科技泡沫的“好时光”,无论是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还是NASDAQ指数都节节向上,投资股市往往是得胜而回了。
 
只是跨入新世纪以后,高科技泡沫已经露出破裂的迹象。市场真是屋漏偏逢夜雨,911恐怖袭击事件突然发生,为这个大泡沫狠狠地补上一针……
 
我凭经验认为泡沫破灭正是投资的好机会,于是看上了在高科技泡沫破裂中价格“大跌”的明星股——北美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北电网络”(NT),说这是代表几乎全体加拿大人利益的股票在当时一点不为过,在2000年鼎盛时期,北电网络的年营收达到了280亿美元,员工总数超过了9.3万人,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电网络股票的复权价最高曾至每股1245加元(当时约合999.8美元),市值达到3660亿加元(当时约合2500亿美元)。北电网络曾占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37%左右的权重。因此,北电网络在加拿大投资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家要么是直接买了北电网络的股票;要么不买股票的,只要持有股票型基金的话,基金也一定持有北电网络股票的;即使是不买股票也不买基金的,强制性的养老金资产(公司年金、政府养老金)也一定持有北电网络。也就是说几乎全部加拿大人都投资了、或是“被投资了”这只北电网络。如果当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韦预言北电网络会破产,大家一定群起而攻之说这位预言者疯了。事实上,上世纪末北电开发出10G的光通信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彻底甩开最大的竞争对手朗讯,市占有率高达90%。在投入新技术开发的同时,北电大手笔并购,先后将Bay Network、Aptis、Qtera、Cambrian等公司纳入麾下,以完善公司的产品线。仿佛已经打造成了不沉的航母。
 
但是,不可想象的事件是最终发生了,高科技泡沫破灭让“北电”元气大伤,往后的几年,在3G技术路线上押注CDMA2000错误,其后的WiMAX路线又被欧洲公司以及华为等新兴力量打败,业务节节受挫的“北电”航母终于因未能逃过上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后一击而轰然沉没。在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前一天,北电网络股价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常规交易中报收于0.12加元,按照当时的股价计算,北电网络的市值仅仅只有6000万加元(约合当时的4800万美元)而已。
 
笔者在北电股价从最高价腰斩的一刻开始“抄底”,以后,每再腰斩一次加一次仓,最后,所有的投资都进无底洞了,最后只剩下股权证明一张,留作纪念。
 
图中是北电(NT)十多年间的走势,该股票现已摘牌。此曾经的超级明星股曾令笔者屡败屡战而最后亏损累累, 于是在投资中时刻记取了“不再过度自信,不做自己不熟悉的产品,不忘风险的原则”的教训。
 
投资者可能会说,我来科创板就炒个短线,不会长期持有,不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悲催场景的。而且,根据科创板的规则,新股上市的前五个工作日不设涨跌停板,加上可以融资融券,机会难得。然而事实就是,A股1996年12月份以前本来就没有涨跌停板,加上允许投资人透资,于是就有敝人记忆中的以下奇景:当时被认为是大盘股的“广州造船”(现在的“中船防务”)某天开盘直接从6元拉到20元,成了“飞船”;而1996年牛市中的某天,“东北电”价格当日翻倍,魅力发电;但股票下跌时,敝人也就亲眼目睹过大批大户一日之间爆仓被扫地出门。大家可以试想象一下2015年7月股灾时,如果无跌停板挡着,很多贵价绩差股、概念股可能一瞬间跌掉90%,融资盘全部爆仓,画面不敢想象。
 
基于过去的经验教训,我认为作为普通投资人,对承载大众创业致富梦想的“科创板”,还是应该秉持“投资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的原则,多看少动,开始时仅参与打新应该是比较稳妥的选择。要参与二级市场建议就等市场几番起落的“大浪淘沙“之后再来拾贝了。至于过往新投资市场或投资工具的推出能让投资人一夜暴富的好事在当今难以发生了。目前,国内投资人面临的是“有限的优质资产与无限量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好的资产基本上难以有便宜价,留给二级市场投资人的空间是很有限的。
 
其实,与高科技公司的投资的大起大落相比,传统国粹的投资相对稳健而且确定。笔者在1998年出国求学前,在国内接受商务“酒精烤验”的标配是茅台酒、五粮液,而当时通讯工具的前沿是粗旷的摩托罗拉手机;2007年起回国工作,发现人们用的已经改用轻巧的诺基亚手机了, 而商务应酬标配依然的是茅台酒、五粮液;到了今天,人们的手机标配已经是智能的苹果与华为了,名酒的标配仍旧是茅台酒、五粮液。
 
我坚信,二十年后如果我们有缘再次相会,人们一定不再用苹果与华为手机,也不会如今天一样当低头一族刷微信;然而,酒桌上摆放的依然大概率会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名牌白酒。
 
大家肯定说,科创板刚推出,我若不马上去积极全力参与激情一把就错过了!人生其实每天都在错过各种各样的就在身边的机会,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投资用的是自己辛勤劳动换取的真金白银,没有大概率获胜的投资机会,就让它去吧。
 
(文章谨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雇主以及任何机构)
话题:



0

推荐

黄凡

黄凡

288篇文章 16天前更新

前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资深投资管理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