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从2015年5-6月间就建议股市投资人“激流勇退,并勇于不参与”至现在的“唱空派”。因此,对我认为A股可以找到好的投资机会的说法似乎觉得不可思议。然而,我说的可是事实。还是一起看数据吧:

 

把握好A股的投资机会

| 以上是根据WIND数据做的比较表

 

即使是经过了2015-2016的三轮股灾,十年间上证指数总收益也有85%,折合年化6.3%;中小板指数更是大涨了236%,折合年化12.9%,回报率跑赢了同期的黄金、美国标普、甚至跑赢上海知名的豪宅“汤臣一品”。

 

客观的数据表明,A股的长期表现不仅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样不堪,而且还不愧是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最优秀的之一,也是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中表现较好的一种。

 

那么为何大家如此痛恨A股?因为参与者大部分总体是亏损的,而亏损的原因,散户们觉得是被“庄家”、“做空者”、甚至是提醒风险的“唱空者”所害,专家们则纷纷提出“A股的融资目的导向把二级市场投资人摆在天生的弱势位置”是主因。其实投资者大多数亏损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急于获利而且获大利”的心态,在此心态的驱动下,频繁进出以趋利避害,实现收益最大化;结果却是,上涨时参与了一小段,下跌时全程参与。不少“砖家”、“散户”一直大声疾呼要把现在的T+1交易机制改成T+0,以为T+0能提升获利概率,其实我认为恰恰相反,如果把T+1的机制改成T+100,或是T+1000,这样一来,投资者就不能频繁买卖了,普通投资者因此获利的概率反而会更高。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经创造了一个术语叫做十倍股,意思是股票价格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上涨超过10倍以上的股票。其实A股才是诞生“十倍股”的温床。

 

为了观察与研究的方便,我暂时忽略了近期这次的暴涨暴跌的“人工牛”以及“股灾”。把统计分析的时间设定从2000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统计结果显示,期间A股产生了857家十倍股,剔除部分数据不全及异常值,剩余851家,其中50倍以上有26家。众所周知,这段时间A股主板指数十多年来上上下下,由上证2000点左右的起点最终回到起点。

 

一看统计结果,A股似乎是“遍地黄金”。沪深两市当时总共才2000多家上市公司,竟然有800多个股票曾经“大涨十倍”。A股岂不是真正的机会之地?只要用心参都可以把握住致富?

 

然而,笔者身边不乏与股市同成长的专业投资人以及长期在市场摸爬滚打的民间高手,但他们也竟无一人在统计的相关期间内曾经成功把握哪怕是其中一个股票而令资产“大涨十倍”。

 

那么, 股票“涨十倍”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令投资者错过“涨十倍”的机会?以后还能把握同样的机会吗?

 

首先,让我们仔细观测了解一下“涨十倍”背后的一些逻辑吧:

 

1)因市场心态改变而导致估值的大幅提升。研究发现,这些十倍股中有75%是因公司估值上升而推动,估值上升的起点是在2005年年中,那刚好是一轮大牛市的起点。其中有217家公司短短3年间股价就冲上了10倍。这就验证了大牛市到来的时候,就好比“遇上了台风时,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的道理。试想想,当时上证指数由1000点涨到6124点,涨幅达6倍。其中一些股票弹性高一点,蹦到10倍是一点不稀奇的。当年银行、券商、钢铁、地产等周期性蓝筹股票的大幅上涨同属于这一逻辑。顺便提一句,2014-2015年间“人工牛”期间的以“神车”的代表的“一带一路”、以恒生电子领军的“互联网+”也差不多是这个逻辑,投资人在市场没启动之际,5倍市盈率的股票嫌贵,市场启动后,同样的股票50倍的市盈率也照抢不误。结果风一过,这些“飞猪”纷纷落地,被打回原形

 

2)因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而导致股价持续上涨。事实上,在史无前例的2005-2007年牛市之后,股市总体持续反复下行,但也有500多个股票在几年间陆续达到最高价,实现“涨十倍”的收益。显然企业本身经营能力的持续提升是这些股票在穿越牛熊之间“涨十倍”的最终决定因素。名牌白酒、传统名药、医疗设备、电商云商等行业是诞生这些公司的“温床”。在2015-2016年的股灾之后,名牌国酒、传统国药等公司的股价也继续稳步上行,屡创历史新高,成了真正穿越牛熊而不败的品种。

 

3)还有一些其他常理难以解释的逻辑。激情燃烧的“神创板”中诞生许多“涨十倍”的股票,其中不少(如暴风科技、朗玛信息、全通教育、安硕信息等)是“无厘头” 概念,短短几个月就上涨过十倍,但是年报业绩却证明了高成长只是个传说。这种令人看不懂的上涨逻辑,只能归功于参与者“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动物精神了。也有绩差股因为被借壳、重组等转眼间身价十倍以上,这只是体现中国特色的IPO管制下的壳价值而已,碰上了也就是运气。 

 

分析过了过去股票大幅涨的逻辑,是时候探讨如何把握相似的未来机会了。

 

第一种逻辑在将来几年重演的可能性不大。虽然目前国内股市的周期性蓝筹股的估值并不算高,但是,十多年前国内GDP高速增长由大规模投资带动与出口推动,周期性行业的盈利能力总体上以两位数增长等的“好日子”难以再重复了。今后,国内经济增长的新常态是以增长速度放缓、结构调整为主调的。 指望周期性行业蓝筹在下一轮上升周期中在重拾“涨十倍”的辉煌显然是不现实的。而重复两年“人造牛市”中以讲故事为支撑,靠杠杆拉起来的“一带一路”、“互联网+”、“军工概念”等板块的辉煌也在“去杠杆”、“控风险”的基调下变得不可行。

 

第二种逻辑中,我们需要把握结构转型的主线。看哪些行业在将来更多地得益于结构的调整,看哪些行业内公司业绩更有机会持续增长从而成为催生“涨十倍”股的新沃土。笔者倾向于医疗、保健、医药、消费、文化、娱乐等行业。因为人口老龄化,医疗保健支出较大,增长由生产驱动转向消费拉动等大趋势是基本确定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费类行业中,名酒类公司的当前估值依然相对较低,白酒作为千年国粹是文化的一部分,今后被淡化的可能性为零。名牌国药虽然估值不低,但相关公司业绩增长稳定,而且全球范围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国内企业目前还缺乏真正的创新能力,技术上的优势更是多在于国酒、国药等国粹上。

 

至于第三种逻辑,看不懂,抓不住。那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就不必费心了。

 

研究还表明2000年至2013年“涨十倍”的800多个股票中,三分之二需要持股3年以上才能实现上涨十倍的目标,超过一半需要持股5年以上才能实现“涨十倍”。如果您是以追逐短期差价为目的买卖股票,那么很抱歉,我得告诉您,你一定没机会把握“涨十倍”的机会的,甚至连2-3倍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把握好在A股投资中穿越牛熊的投资机会,前述第二种逻辑是今后比较可行的。但也有以下两个必须的前提,那就是:1)买价足够低;2)持有时间足够长。您如果能够做到,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本人的新书《寻找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

话题:



0

推荐

黄凡

黄凡

272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前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资深投资管理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