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在《钱经》发表

 

自从有了那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名言后,理财似乎变成了国人的时尚。一说到投资理财,很多人随时都能抛出一大堆理论和成功经验来分享,都俨然成专家模样。然而几年下来,金融市场迭荡起伏,实际投资理财结果往往并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又有了“你不理财,财不离你”的戏言。

的确,投资理财似乎是举步为艰:楼市连年涨,但已经涨到非一般投资者能踮脚可及的水平,而且限购,大家为够不着而郁闷;股市随手可及,但是连年下跌,很不给力,无人愿意问津。那么,该如何是好?

依笔者看来,不是很简单的选择吗?够不着的楼市,就让它去吧。股市门槛低,伸手可及,那就该伸手时就伸手呀!而且,连年下跌后,便宜啊。然而,“聪明”的投资者可不干。他们认为:股市无人问津,我去干吗?这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态”,也是一个阻碍投资理财取得成功的主要误区。

“从众心态”很好理解:一是认为人多的地方安全。二是随大流而错,即使是错了,自己不用承担责任。然而,事实上投资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多数人走的方向往往很可能是错的。而且,从众而出错,虽然心理上心安理得,但自己的钱包是要为此负责的。

最近国内A股持续下跌,大家都在痛骂卖出者,更痛恨融券和股指期货的买空者,认为是他们的阴谋令股市下跌。然而,卖出和卖空并不是阴谋,只是与买入一样的市场行为,仅仅是对标的价值和走势取向的判断不同而已。而且,有了做空机制,经营和财报有问题的公司最容易被做空者盯上,实际效果是在市场中减少了造假, 使定价更合理.

况且,股市下跌真还不是什么坏事。要买的话,不是便宜买好吗?难到是涨到贵是买才好?还是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说事吧:在200711月中石油A股上市的开盘价格48元,而5年后,价格变成了8元,为何大家觉得48元“合适”而去抢购,而觉得8元的售价反而不感冒呢?

全球著名“股神”巴菲特日前撰文表示:“股价下跌才是投资者最好的朋友。如果将来你准备成为股票的净买入者,不管是用你自己的钱直接买入,还是通过持股一家正在回购股票的公司间接买入,股价上涨都会损害你的利益。股价低迷不振反而会增加你的利益”。

其实,“股神”的话不难理解,同样的金钱,股票涨时价格高,您买的股份就少了。反之,您买的股份就多了。花同样的钱是买多点的股份好还是少点好。这答案不是明摆着吗?

如果您是真正的投资者,尽管看到股价上涨才会感到内心非常舒服的真性情可以理解,但您大可不必为市场的下跌而烦恼。因为您是要不断地通过新增投资来为您的财富保值增值的,下跌了,您将来买的不就便宜多了吗?这就类似于一个经常开车上下班的人,只是因为他的油箱今天加满了油,就为油价上涨而欢呼?又为油价下跌而发愁吗?

根据东方财富网的数据,201211月底上证指数在2000点以下,其静态市盈率已在10倍左右,比2005中、2009年初的前期历史低位要低得多。而且,前段时间估值偏高的中小板和创业板股价近期在加速下行中实现价值回归,市场的结构性泡沫也基本被挤去。那对于有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而言,投资决策就简单了:便宜?那就买呗。

记得在2008年间,股市从的高峰大幅下行,有这样的段子来调侃在2007年从众高价买股而巨亏者: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 老板进去,打工仔出来; 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 鳄鱼进去,壁虎出来; 蟒蛇进去,蚯蚓出来; 老虎进去,小猫出来……

笔者认为,在当今股市无人问津之际,“独持偏见”而买入并耐心持有的投资者,数年以后,以上段子会被改写:自行车进去,宝马出来;打工仔进去,老板出来……

话题:



0

推荐

黄凡

黄凡

272篇文章 5小时前更新

前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资深投资管理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