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外各主要股票市场持续走强,国内投资者为之投向羡慕的同时,也非常期盼A股也能再来一轮大牛市,让大家也能激情一把。
的确,美股已经连续8年牛市,标普、道琼斯、纳斯达克三大指数不断创新高。而在美股的带动下全球股市都连续多年走强,连已经“失去二十年”的日本股市也创了多年来的新高,与我们一脉相承的港股也有望重登2007年顶峰。
A股真的是如此无脾气?不是!我们在2014-2015年间曾发起了一场杠杆上的“人工牛市”,期间“国企改革”,“互联网+”等故事与概念日新月异,相关的题材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往往是几个月时间完成了海外市场几年的涨幅,其中本来就已是估值超高的创业板更被推至巅峰状态,创下了平均市盈率140倍的“世界纪录”,这估计今后一段长时间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当然,疯狂过后是一地鸡毛了……如今,这一波股市震荡已经过去两年,A股元气似乎已经得到恢复:尤其是今年以来,A股总体呈现底部逐步抬高的格局。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实现7.9%和8.94%的涨幅。横向比较,尽管跑输恒生指数、纳斯达克、道琼斯、标普500、德国DAX30等领军者,但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为何多数投资者感觉不到A股的牛气?因为A股的投资风格已经悄然生变。过去投资人热衷参与的炒新、炒题材、炒小票而屡试不爽,但今年却遭遇“滑铁卢”。在监管者有形之手的引导下,高估值的小盘股、概念股、次新股总体上是以逐波下行的方式向其应有的价值回归。前三季度,A股中代表大盘股的上证50指数涨了16.85%,代表主流绩优股的沪深300指数涨了15.90%,而创业板指数跌了-4.85%。
那么,A股今后一段时间的走向会如何?真的如大家所期望的走出一轮大牛市吗?我们先看看基本面吧。
欧美经济的稳健复苏带来海外市场需求,加上人民币适度贬值提升了竞争力,令今年来我国的出口全面回升,这对近期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加上供给侧改革、制造业升级、消费升级等的推动,总体上企业盈利是在明显改善的,而货币政策的“中性”也有在向“宽松”方向移动的趋势,国庆假期的前央行宣布的“定向降准”也在某种意义传递出这样的信号。
货币趋向于宽松,加上企业盈利改善,国内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是趋于平稳的。以这种对投资人“友好”的基本面为背景,股票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稳步向上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然而,如果真要如广大国内投资人所期盼的演化成一轮大牛市,我们得问问:我们准备好进入牛市了吗?
如果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好,却人为推动股票市场走出大牛市,实际上无异于“拔苗助长”。2014-2015年的一场短暂的、让大部分人遭受损失的“人工牛市”的悲剧还历历在目……
哪些是可持续的长期大牛市需要具备的条件?敝人认为有以下方面:
一是估值,性价比高才是硬道理。美股涨了8年多,公司盈利增长与股指上涨一直基本同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的标普500指数虽然8年间涨了200%以上,目前的平均市盈率也就25倍左右,股息率超过2%(根据中证数据),与1.25%的美国当前利率水平相比较还是有投资价值的。而回到A股看,上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虽不足20倍,但考虑到权重非常高的银行、保险的估值低拉低了平均数,看上去比较低是实际上的误导,以市盈率的中位数50来看整体估值一点都不低;股息率才1%左右,与5%的被认为是无风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比,简直不值一提。有人说,我才不管估值,股价涨不就得了吗?需知道,低收益的资产加上杠杆几乎是每一轮危机的根源,美国次级债危机如此,2015年国内股市大幅波动也是如此……难道要再试一次吗?
二是机制,进出自由才能可持续。我们实行的是IPO审核制,新股的发行量、定价、具体的发行公司选择等基本要素均由监管者有形之手决定,特色的IPO机制让股票一上市就被高估:新股不问行业、不管成长性都一律以23倍市盈率定价发行,23倍市盈率本来就不算低,上市后却连续涨停板让估值直达超高的位置才开始真正的二级市场交易。笔者最近就幸运地中签了2只新股,均是涨了300%以上才打开涨停;从表面上看,当前发行机制,各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照顾,实际上就是让高估值的资产源源不断地被投放到A股,需要长时间来消化,全面的牛市建立在这样的高估值、低收益资产之上无异于是空中楼阁。
我们也看到了,证监会高层能顶住压力,保持新股每周常态化,这实属难能可贵。期待监管者把握好市场回暖的时机,先放开IPO的节奏,再择机放开发行价格的管制,真正做到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然后,再把退市机制落到实处。当新股发行可以随行就市,而经营不善、造假欺诈的公司可以及时退市,真正能让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基本功能;当市场的机制能确立并正常运行,可持续的长期牛市才有机会实现,否则,疯牛加慢熊的宿命将难以改变。
三是理念,理性与耐心才是正道。大多数A投资者对预期回报的要求非常高,牛市来了的时候,更是恨不得每天在股市中买卖多次,希望“勤劳致富”,把握每一个波动来获取高收益。然而,频繁的买卖恰恰是股市投资的一大忌,不但多交了交易佣金和印花税,而且会导致盲目跟风,上涨时参与了几小段,跌势来时全程参与。如此一来,即使遇上大牛市也收获有限。
敝人认为,如果牛市真来了,这样的场景很可能出现:少部分估值低、成长性好的蓝筹股票持续走牛拉动指数上涨,而大部分高估值的股票不涨反跌。如果,投资者的理念跟不上市场的变化,牛市到了也改变不了亏损的命运。
对于投资人而言,与其期盼“新周期”、“大牛市”,还不如脚踏实地,寻出盈利能力强、具备合理成长性、有品牌优势、内部治理稳定的公司,以股价低于或等于应有价值为前提条件买入,只要价格依然合理就长期持有。通过这样简单而省心的方法,即使牛市永远不来也能取得长期丰厚的回报。如果不具备研判公司的能力与条件,则建议通过持有主流指数型基金(如沪深300)的形式参与,毕竟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以及货币政策的相对宽松,加上全球牛市的大环境至少是能让A股中估值合理的蓝筹绩优板块的底部抬高的。
否则,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如果牛市真的来了,操作更频繁,交易费用交得越多;操作更激进,更容易堕入陷阱,加上杠杆,一旦有异常波动,很容易血本无归。2015人造牛市之后的一片狼藉景象我们应该依然记忆犹新,已经翻过车的覆辙,就不要重蹈了。
本文已在FT中文版发表
本人的新书《寻找穿越牛熊的股市投资策略》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