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正如一些专家指出的,过去的几年的国内股市,是壳资源不断涨价的市场。投资决策上而言,“研究基本面,就输在起跑线”的说法广为投资者接受。成熟市场长期而言行之有效的“价值投资”方法在A股似乎没有任何用武之地。IPO屡次被暂停、新股发行节奏被长期严控、退市制度几乎不生效等制度性缺陷令炒新、炒小、炒绩差、炒概念等“传统习俗”大行其道。

 

那么,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笨人”真是A股市场的输家吗?

 

2014年底至今,A股经历了暴涨和暴跌,以追逐热点为主的投资者群体的命运基本上就是“九赔一赚”。亏损率之高,看看各微博、股吧、朋友圈内众多每天骂娘的就可见一斑。 

那么,一年前买入估值最低的著名品牌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白酒股等的“另类”的价值投资人,一直持有穿越今年的大涨与暴跌到今天不卖出,收益率也近60%,事实上,这“一小撮”价值投资者取得的收益率远远跑赢的绝大多数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投资人。

 

您肯定说,这是短期现象,长期而言不是这样子! 

 

好,我们看看长期而言是如何的吧? 

 

90年代初买入深圳“老牌绩优股”深发展(现在的平安银行)、万科等的投资者,如果一直持有不动到今天,穿越了多轮牛熊交替市值全部翻了几百倍。在各个不同时期,以业绩优、估值低为准绳而买入云南白药、片仔癀、同仁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并长期持有而致富的人也比比皆是。

 

您当然会说:如此买入就持有,投资没意思;我每天捕捉热点,天天都有涨停板。

 

其实,在大起大落的A股,千股跌停的机会不比千股涨停要少。您为什么就相信自己能“捉住”涨停而“放过”跌停?

 

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每天都在捕捉涨停板,恨不得每天都在交易,千万不要小看交易的费用:印花税0.1%,交易买卖各0.05%,共0.2%,一年200个交易日算40%的本金就以交易费用的方式“消费”掉了。许多投资人在火热的股市中每天忙忙碌碌,长期而言,实际回报率为负值,现在知道原因了吧!

 

 

近期股市又回暖了,大家又在憧憬牛市了,投资者融资又活跃了,场外配资又复燃了……大家都认为“炒股”是在创造价值。然而,请看以下数据:

 

近期,沪深两市每天总成交量恢复到万亿,按万分五的买卖双方平均交易手续费算每天10亿,交易印花税卖方千份之一共10亿,一年200个交易日算手续费加上印花税4000亿;场内融资余额1万左右,一年利息近1000亿;假如场外配资规模与场内融资规模相当,利息又是1000亿,上述各项股民合计共要在二级市场一年缴交6千亿的巨款,也就是说,A股单是交易与投资的相关费用每年就能消灭6千个亿万富翁。再对比一下,而两市全部上市公司2014年的分红总共才6100亿。

 

这样一算,投资者群体“炒股”成本实际上高得惊人,甚至把上市公司为市场带来的现金价值全部消灭。

 

显然易见,投资者追逐热点越积极、交易越是频繁,成本越高、最终亏损的概率就越高。

 

投资者可能说:大多数喜欢炒作的投资者最终不盈利,但我自己是个例外。恕我直言,说这话的投资者过于自信了。至少,我在股市多轮的涨跌大潮中没有见过如此成功的短线高手(除非是内幕交易)。

 

尽管A股到目前依然是由短期投资思想主导着的市场。投资者入市多以博取差价为主(长期投资仅是因为短炒被套牢而迫于无奈),小盘绩差股票的估值仍然居高不下。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要想在A股长期生存,坚守价值投资的理念,采取长期持有股票与绩优上市公司共同成长的策略被证明在中长期是切实可行的。只是,在市场的各类故事、概念炒作的噪音中,坚持价值投资确实需要非凡的定力才能做到,不信?请试试看。

 

(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作者雇主或任何其他机构)

 

话题:



0

推荐

黄凡

黄凡

288篇文章 16天前更新

前德意志银行财富管理中国区总监。资深投资管理人,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代的投资经理。

文章